html模版一畝大棚十畝田——吉林棚膜經濟“趟開”農民增收路
新華社長春6月3日電(記者郭翔)對吉林省撫松縣黃傢崴子村的農戶來說,一座占地1畝的大棚就是一個小“聚寶盆”。村民朱曉奎跟往年一樣,這個季節先賣掉小白菜,棚裡的生菜和香菜也成熟瞭,“一個棚年純收入3萬多元,比種玉米高出二三十倍”。

吉林省棚膜蔬菜總規模達到110萬畝,總產量450萬噸。但氣候寒冷的吉林省在冬春兩季6個月,蔬菜供應缺口仍有200萬噸,自給率僅40%,嚴冬季節的3個月自給率隻有20%,主要的葉菜、果菜類基本靠外調。

對此,吉林省松原市從事棚膜種植的農民李毅說,冬季棚膜蔬菜需要供暖,成本太高。大棚整個冬季要消耗大量煤炭,成本增加數萬元,費錢費力。

太陽能儲熱,大棚供暖不燒煤。吉林市金豐現代農業園的100多棟溫室大棚采用高效蓄熱墻體、太陽能水集熱器等創新技術,利用太陽能為土壤加溫為溫室儲存熱能,冬季無需燒煤取暖。“雖然一座棚的投資25萬元,比普通的高出10萬元,但冬季卻節省成本,兩年就能回本。”當地農民說。

市場空間大、技術瓶頸被突破,吉林棚膜經濟發展迎來機遇。吉林省近期出臺《關於加快發展棚膜經濟促進農民增收的實施意見》,到2020年,新建棚室140萬畝,通過棚膜經濟解決農民就業120萬人,總收入達到250億元。

吉林省通過設立財政引導資金,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,支持各地根據實際將財政獎補資金用於直接補貼、貸款貼息、擔保費補貼等,放大財政資金效果。同時,吉林省探索棚室抵押貸款試點。扶餘市近兩年發放大棚產權證書3500多個,幫助農民申請信用貸款1500多萬元。

吉林省改變以往重點支持規模園區的做法,對經濟實用簡易棚、標準化棚室、規模化園區都支持。“根據本地實際,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典型模式,宜土則土、宜洋則洋,差異化發展,逐步形成區域特色。”吉林省副省長隋忠誠說。

如今,30多座半地下式日光溫室大棚和100多棟塑料冷棚成為“九山半水半分田”的黃傢崴子村最大的富路,村民年人均純收入突破1.5萬元,昔日封閉落後的黃傢崴子村成瞭富裕村。




北京核心區最大棚改項目預簽約領號居民達八成

作為今年北京市核心城區最大棚改項目,占地約46公頃的望壇棚改地區日前啟動預簽約,預簽征收補償協議為期100天。

2017-04-13中小企業創業補助 10:50:37


新疆博樂:大棚“電保姆”凈化群眾菜籃子 鼓起農戶錢袋子政府補助案

台中sbir兵)眼下雖已是暮春時節,新疆天山北坡一帶的果蔬種植仍需要在大棚中應對乍暖還寒的天氣。

2017-04-15 14:27:50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rrow
arrow

    tdn057f3u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